• 首页

    • 医圣祠 医圣祠简介 历史沿革 所获荣誉 领导关怀

    • 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生平 张仲景主要事迹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对祖国医学的贡献 《伤寒杂病论》对后世的影响 《伤寒杂病论》传承 《伤寒杂病论》方药

    • 公益讲师团

    • 景区大观

    • 馆藏与展览 馆藏精华 精品文物展 伤寒学派展览 中医药标本展 医圣祠春秋展 张赞臣医史文物展 张仲景医药科技文化节回顾展 坐堂行医塑像展 大国中医策 大国诺奖路

    • 仲景智库

    • 仲景伤寒论

    • 仲景书院

    • 服务指南 开放信息 交通指南 服务设施 导览指南 联系我们

        百草荟萃
        百草荟萃
        张仲景生平 张仲景主要事迹 张仲景对祖国医学的贡献
        医学巨著
        《伤寒杂病论》对后世的影响 《伤寒杂病论》传承 《伤寒杂病论》方药
    • 百草荟萃返回上一页
    • 葛根

      名称:葛根

      类别:解表药

      拼音:GE GEN

      拉丁:Radix Puerariae Lobatae

      别名:干葛、甘葛、粉葛

      药用部位:根

      药材性状:呈纵切的长方形厚片或小方块,长5~35cm,厚0.5~lcm。外皮淡棕色,有纵皱纹,粗糙。切面黄白色,纹理不明显。质韧,纤维性强。无臭,味微甜。

      栽培要点:适应性强,向阳湿润的荒坡林边均可种植,但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夹沙土种植为佳。用压条或种子繁殖。

      产地:我国南北均产

      采收加工:11~12月间采挖。野葛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甘葛藤多除去外皮,用硫黄熏后,稍干,截段或再纵切两半,干燥。

      地道沿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名医别录》云:“今之葛根,人皆蒸食之。当取入土深大者,破而日干之。”《本草拾遗》云:“根堪作粉。”《本草图经》云:“葛根生汶山川谷,今处处有之,江浙尤多。《本草纲目》曰:“葛有野生,有家种。

      性味归经:凉;甘、辛;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高血压颈项强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大剂量60g);或鲜品捣汁。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禁忌:凡中气虚而热郁于胃者,不可轻投。

      关于医圣祠 | 工作动态 | 名医导航 | 百草荟萃 | 南阳十大名师 | 传承经典 | 药膳食谱 | 科普教育 | 交通指南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张仲景博物院(www.yishengci.cn) 邮箱:yscwzs@163.com
    • 联系电话:0377—63139888 | 网管电话:17344774969 | 院址: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医圣祠街7号
    • 豫ICP备20001875号 | 豫公网安备 41130202000329号
    •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