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圣祠 医圣祠简介 历史沿革 所获荣誉 领导关怀

  • 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生平 张仲景主要事迹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对祖国医学的贡献 《伤寒杂病论》对后世的影响 《伤寒杂病论》传承 《伤寒杂病论》方药

  • 文化传承 公益讲师团 仲景智库

  • 景区大观

  • 馆藏与展览 馆藏精华 精品文物展 伤寒学派展览 中医药标本展 医圣祠春秋展 张赞臣医史文物展 张仲景医药科技文化节回顾展 坐堂行医塑像展 大国中医策 大国诺奖路

  • 百草荟萃

  • 仲景伤寒论

  • 仲景书院

  • 服务指南 开放信息 交通指南 服务设施 导览指南 联系我们

      百草荟萃
      百草荟萃
      张仲景生平 张仲景主要事迹 张仲景对祖国医学的贡献
      医学巨著
      《伤寒杂病论》对后世的影响 《伤寒杂病论》传承 《伤寒杂病论》方药
  • 百草荟萃返回上一页
  • 半夏

    名称:半夏

    类别:化痰止咳平喘药

    拼音:BAN XIA

    拉丁:Rhizoma Pinelliae

    别名:地文、水玉、羊眼半夏、地珠半夏、珠半夏、天落星、无心菜根、地巴豆

    药用部位:根茎

    药材性状:本品呈类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径1~1.5cm.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下面钝圆,较光滑。质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无臭,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产地:四川、湖北、江苏

    采收加工: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及须根,晒干。

    性味归经:温;辛;归脾、胃、肺经;毒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生用外治痈肿痰核。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水或酒、醋调敷。

    禁忌:阴虚燥咳、津伤口渴、出血症及燥痰者禁服。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关于医圣祠 | 通知公告 | 名医导航 | 百草荟萃 | 南阳十大名师 | 传承经典 | 药膳食谱 | 科普教育 | 交通指南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南阳市张仲景博物馆(www.yishengci.cn) 邮箱:yscwzs@163.com
  • 联系电话:0377—63037149 | 网管电话:17344774969 | 院址: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医圣祠街7号
  • 豫ICP备20001875号 | 豫公网安备 41130202000329号
  •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