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圣祠 医圣祠简介 历史沿革 所获荣誉 领导关怀

    • 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生平 张仲景主要事迹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对祖国医学的贡献 《伤寒杂病论》对后世的影响 《伤寒杂病论》传承 《伤寒杂病论》方药

    • 公益讲师团

    • 景区大观

    • 馆藏与展览 馆藏精华 精品文物展 伤寒学派展览 中医药标本展 医圣祠春秋展 张赞臣医史文物展 张仲景医药科技文化节回顾展 坐堂行医塑像展 大国中医策 大国诺奖路

    • 仲景智库

    • 仲景伤寒论

    • 仲景书院

    • 服务指南 开放信息 交通指南 服务设施 导览指南 联系我们

        国医公益讲师团
        国医公益讲师团
        张仲景生平 张仲景主要事迹 张仲景对祖国医学的贡献
        医学巨著
        《伤寒杂病论》对后世的影响 《伤寒杂病论》传承 《伤寒杂病论》方药
    • 国医公益讲师团返回上一页
    • 杨照国

      杨照国,1963年生,雅号雨林雅夫,男,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属北宋名将杨业之后裔、天波府医术第43代唯一传人,云南省凤庆县诗礼清华山人,转业医生,1997年开始深入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进行药物资源、野生蔬菜资源调查研究及生物产业创新发展研究工作,发现药食两用野生蔬菜百余种,并利用其资源研发出药醋、药酒、药茶、药食、药妆品等系列健康养生用品,

      1980年大理卫校毕业,追随父亲足迹应征入伍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服役,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1987年天津中医大学本科毕业,针灸师承“鬼手神针”石学敏教授,从医工作四十余年,在部队追捕罪犯及抢险救灾战斗中身受重伤,十六处骨骼骨折。多次被评为优秀干部,学雷锋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1983年6月13日在中缅边境参加追捕疑似“二王”夺枪越狱杀人逃跑犯,身负重伤,仍然坚持参加战斗,配合公安干警,成功抓捕两名越狱持枪杀人犯,受武警总部及公安部通令嘉奖,集体荣立三等功,个人荣立二等功一次。

      1985年分别参加云南省耿马县孟定下城佤族大寨和临沧地区轻工局特大火灾抢险救灾,荣立三等功一次

      1988年在武警云南总队后勤部带队参加11.6澜沧耿马大地震抢险救灾,中舍己救人,英勇顽强,出色完成任务,集体荣立三等功一次,个人荣立三等功一次。

      2002年申报组织召开第一届“国际普洱茶研讨会”,同年展开‘“古茶树资源调查研究”,兴起全球普洱茶健康养生热潮。

      2003年成立景洪奥奇雨林资源科技开发中心,任课题主任教授,对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药物资源及野生蔬菜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百余种野生药食两用植物,为非药物疗法研究课题提供了物质基础。

      2012年开始走向全国各地传播杨家将爱国精神与天波府中医文化等数百场次,义务教授天波望诊术,天波玄针术,天波点穴透骨疗法,非药物疗法等健康养生知识,受教者达数万人次。

      2014年应邀参加《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提出“大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事医抓药,上善之医当无药而治”的非药物疗法健康理念,全面推广中医望诊技术。

      2014年《文化月刊》采访,成为2014年第17期封面人物;2018年《今日中国》杂志社及《中国当代名医》薪火传承栏目采访报道的新闻人物。

      中华杨氏家族以“清白传家,忠勇爱国,乱世入将相,盛世做良医”祖训传世,家风美德是祖先记忆永恒的能量,铸就傲骨族魂,在子孙血脉里代代流淌,《天波望诊》、《天波玄针》、《天波点穴》、《杨氏家藏方》千年不变的承传与创新!他全面推广中医望诊技术,让世界人民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望诊,学会自我诊断、自我预防、自我治疗,早日实现人类和平健康长寿理想和愿望!

      关于医圣祠 | 工作动态 | 名医导航 | 百草荟萃 | 南阳十大名师 | 传承经典 | 药膳食谱 | 科普教育 | 交通指南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张仲景博物院(www.yishengci.cn) 邮箱:yscwzs@163.com
    • 联系电话:0377—63139888 | 网管电话:17344774969 | 院址: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医圣祠街7号
    • 豫ICP备20001875号 | 豫公网安备 41130202000329号
    •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