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界新闻返回上一页
-
疫苗安全关乎公众信心
本网:医圣祠 信息来源:健康报 更新时间:2018-07-26
2017年,长春长生、武汉生物两家企业生产的百白破疫苗被检出效价测定不合格;9个月后,长春长生再次被曝出狂犬疫苗生产记录造假,同时因百白破疫苗事件被罚344万元。疫苗关乎千万儿童的健康,即便是很小规模的质量问题,也会引起社会极大的关注。几十年来,党和政府带领几代人通过艰苦努力,才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完善的预防接种服务体系和有力的免疫屏障。疫苗质量安全和公众对国产疫苗的信心,是一切工作的基石。如果因为这些事件而导致公众信心丧失、国人健康屏障倒塌,是国家和每个公民都难以承受的损失。
在疫苗安全事件中,信息发布的不及时,会进一步挫伤公众的信心。这次狂犬疫苗事件爆发的源头,是国家药监局主动发布的一则监管信息,但信息发布中只提到企业生产记录造假,并未说明具体情况。生产记录记载着疫苗的生产过程,包括产品的原料、工艺、成分、生产日期等基本信息;面对未知的恐慌,公众显然更想知道企业到底在哪个环节造了假,对疫苗质量造成什么影响,对已接种儿童的健康意味着什么。回顾去年的百白破疫苗事件,最初正是一份标注“不予公开”的内部通知被曝光于网络,才迅速引起了轩然大波。近期事件持续发酵的1周内,尽管各方纷纷表态,未发现问题百白破疫苗接种产生的不良事件,涉事狂犬疫苗也尚未上市销售,但公众的恐慌却一直在蔓延,真相的迟到才是根源。
其次,大多数人认为对涉事企业的处罚力度是“隔靴搔痒”。涉事百白破疫苗按劣药论处,按照相关规定从重处罚,没收销售所得加上3倍罚金,也仅仅给企业带来344万元的损失;这与其数亿元甚至十几亿元的年销售规模相比,实在不值一提。也许这确实是一次在法律法规框架内的顶格处罚,但如此的处罚力度能够起到多大的警戒作用?同一家企业,在因生产劣药被立案调查后再次曝出主动造假的丑闻,是否足以说明问题?
多年来,实施免疫规划使我国疾病防控取得了巨大成绩,国产疫苗质量逐步提升并得到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监管体系已覆盖疫苗研发、生产、流通、接种的全周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现实警示我们,在每个环节紧绷安全质量弦,以高品质的疫苗产品支撑公众对预防接种的信心,依然是非常紧迫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