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疫情,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访河南省副省长戴柏华
本网:医圣祠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更新时间:2020-06-09
建立应对新冠肺炎中西医协同机制
记者:中医药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色和亮点,河南中医药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戴柏华: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大考,河南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各项防控工作。特别是充分发挥我省中医药优势,第一时间建立应对新冠肺炎中西医协同机制,坚持中西医“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部署、统一督导”,在预防、治疗和康复各环节推动中医药全方位深度参与,取得了良好效果。
立足于预防,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增强重点人群免疫力。疫情发生后,我们及时采取中医药预防措施,成立以国医大师、省级名医为主体的中医专家技术指导组,制定中医药预防方案,指导一线高危人群和部分疫情风险较高地区早期应用中医药预防,为密切接触者、有慢性基础病及儿童等重点人群研制并公布6个成人、4个儿童中药预防处方,引导群众调整作息,开展食疗,学习五禽戏、八段锦等强身健体功法,中医药在防范疫情扩散蔓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着力于治疗,发挥中西医结合作用,切实提高患者救治效果。全省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全部设立发热门诊,3家中医医院确定为医疗救治定点医院、80余家中医医院纳入救治后备定点医院。将23名中医专家纳入省级医疗救治专家组队伍,在省统一派驻各省辖市专家组中,每组安排一名中医专家。各市县也按照省级模式组建救治专家组队伍,共有355名中医专家纳入市级专家组、1025名中医专家纳入县级专家组,确保每个定点救治医院至少安排1名经验丰富的中医师,每超过15名患者增加1名中医师。通过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治,有效降低了轻症变成重症、重症变成危重症的发生率。同时,我们积极服务国家大局,组建河南中医医疗队赴武汉方舱医院开展中医药治疗,共收治106名确诊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100%,做到了患者零转重、零复阳、零事故、零投诉和医务人员零感染。
致力于康复,发挥中医药调理功能,加强患者愈后干预。为最大程度恢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缓解焦虑情绪,我省及时开展中医药康复指导和中医药干预,制定技术方案,区分不同患者个体情况,从中医适宜技术、中药、膳食疗法、情志疗法等方面提出指导建议。依托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立河南省呼吸疾病康复中心,加强新冠肺炎出院患者随访和管理,提高“愈后防复”效果。
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较为完备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
记者:河南中医药发展有哪些特点和亮点?有何影响力?
戴柏华: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出台了《河南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2016—2030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采取了针对性措施,中医药工作逐步迈进全国先进行列。我省中医药主要有以下特点。
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我省是中医药学的主要发祥地,历史上诞生了张仲景等一批古代名医大家,涌现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一批经典巨著,洛阳平乐正骨、焦作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等6个传统医药项目入选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阳医圣祠、宛西制药公司中华医圣苑、邓州张仲景展览馆等5家单位被命名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中医药服务规模领先。中医机构方面,全省有中医医疗机构5000多所,其中中医医院627所,基本实现了县县有中医院目标,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较为完备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人才培养方面,全省中医医师6.2万人,拥有3名“国医大师”、3名“全国名中医”和4名“岐黄学者”。学科建设方面,全省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65个、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建设单位5家、全国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单位12家,数量均居全国前列。诊疗服务方面,2019年全省中医医院门急诊总量4266万人次、出院病人262万人次。
中医药产业基础良好。我省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主产区,中药材数量达2700余种,拥有四大怀药、禹白芷、裕丹参、杜仲、卫红花、山茱萸等全国知名道地药材品牌,60多种中药材生产规模及产品销量全国领先,浓缩地黄丸系列、中药外用膏剂等产品享誉国内外。仲景宛西制药公司、羚锐制药公司入选全国中药制造企业50强。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当前我省中医药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是中医药优质服务供给不足、高层次人才缺乏、产业知名品牌不多等。但是我们坚信,只要能抓住机遇,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培育特色,河南中医药发展一定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加快实现由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转变
记者:下一步,河南中医药发展有哪些着力点?
戴柏华:4月10日,河南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卫生健康大会,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对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作出全面部署。下一步,河南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全省卫生健康大会要求,坚持中西医并重,强基础、补短板,着力推进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我省由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转变。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是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着力打造中医药龙头机构,加快建设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省级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持续完善市县中医医疗机构体系,建设30个省级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到2022年实现所有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药科室标准化;加强基层服务能力建设,力争三年内实现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全覆盖。
二是进一步提升中医药诊疗水平。加强临床优势学科建设,争取把中医儿科、骨伤等优势专科发展成为全国一流的重点学科;实施“仲景人才工程”,培育一批省级名中医,到2022年培养200名代表性传承人、20名领军人才和一批创新团队;加强循证能力建设,高标准建设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传承创新平台,提升重大疑难疾病、慢性病等中医药防治技术和新药研发水平。
三是进一步扩大中医药品牌效应。擦亮仲景文化、洛阳正骨、四大怀药等品牌,提升河南中医药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做大做强中药产业,加强优质中药材种植、养殖生产基地建设,培育一批中药驰名商标,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
四是进一步弘扬中医药文化。建设一批省级中医药教育基地,普及中医药常识,推广健康养生理念和养生方式,推动中医药深度融入百姓生活。鼓励有优势、有特色、有竞争力的医疗机构和企业到海外开办中医医院、诊所和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推进河南中医药特色品牌与服务贸易、旅游相结合,吸引境外居民来河南体验中医药服务,把中医药打造成为我省对外开放和人文交流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