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界新闻返回上一页
-
南阳人,冬至一定要来这儿!
本网:医圣祠 信息来源:医圣祠 更新时间:2020-12-20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出的一个,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俗称“冬节”、“亚岁”、在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说到节日,我们不免会想到“吃”,在咱们河南和鲁西一代,一直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南阳,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食—饺子的发源地! 医圣张仲景 ,则是 饺子的创始人!南阳人,冬至怎么能不来医圣祠?!
12月21日(冬至),星期一,上午10时至12时,“2020年冬至仲景娇耳节”在医圣祠盛大开幕!当天上午,医圣祠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
▼活动预告
冬祭医圣大典
仲景文化文艺汇演
千人分享仲景娇耳盛宴
分享三色鸽冬至节巨型庆典蛋糕
玩抖音!吃蛋糕大比赛!
欢迎社会各界相约医圣祠!共同欢度三色鸽之爱·仲景文化公益行—2020年冬至仲景娇耳节!
岁月悠长,山河无恙,爱你如昔,念你如昨。中医圣地医圣祠携天子骄子三色鸽向全市市民冬至节问好:冬至吃仲景饺子,不冻耳朵只暖心~
让我们先来跟随镜头记录感受一下往届仲景娇耳节精彩纷呈的活动现场吧!
冬至吃饺子的由来
饺子是中华民族非常重要的传统美食,“好吃不过饺子”这句话足以说明饺子在中国人民心中所占的份量。饺子在历史上最早的名字是“娇耳”,相传是医圣张仲景所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东汉末年,朝政日益腐败,张仲景觉得“人病可医而国病难医”,于是毅然卸任长沙太守,决心潜心研究中医药,归乡时正是寒冬时节,北风刺骨,大雪纷飞,走到白河岸边,张仲景看到很多无家可归的人衣不蔽体,饿得面黄肌瘦,不少百姓耳朵也冻烂了,心里说不出的难过,决心救治他们。于是他让自己的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将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熬煮,煮熟后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百姓们每人两只娇耳、一碗热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张仲景将这位特殊的药物称作“祛寒娇耳汤”,是总结汉代300多年临床实践而成,舍药一直持续很多天,人们庆祝冻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食物,称之为“饺耳”、“饺子”或“扁食”,在冬至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