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祖庭—医圣祠
本网:医圣祠 信息来源:医圣祠 更新时间:2021-06-22
医圣祠,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城东温凉河畔,为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的墓址所在地,现占地面积12030平方米,其中房屋建筑物面积6669平方米,含各式房屋136间。墓祠古建筑群占地3200平方米,建筑计有大殿、东西偏殿、过殿、拜殿、仲景墓、春台亭、秋风阁、行方斋、智圆斋、仁术馆、广济馆、仲圣堂、寿膳堂、山门、六角亭、医圣井、荷花池、历代名医塑像、东西碑廊、大门、汉阙等。馆藏器具文物104件(套),古籍书刊文献1万余册。
医圣祠的保护、使用、管理单位是张仲景博物馆,承担张仲景墓及祠的文物保护管理、文献收集研究、文博陈列展览、人文旅游服务任务。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授予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08年被授予全国中医药文化教育基地。
医圣张仲景像(上图)
张机,字仲景,约(150—219年),南阳人,东汉伟大的医学家,汉灵帝时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
张仲景从小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喜欢博览群书,尤其喜爱医学著作,拜同郡名医张伯祖为师,尽得其传,他勤奋钻研医术决心为民除疾疗病,一天,仲景去拜访同郡当时在朝中名人何顒,何顒和他交谈后,发现他的志向十分坚定,非常钦佩地对仲景说:“你这样热爱医学,又这样聪明而勤奋,将来一定能成为一名好医生”。仲景听了说:“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
张仲景由于勤奋好学,学问出众,医术超群、造福乡梓,加之为人诚恳,不论贫贱,有求必应,因而南阳老少尊卑,对他都很钦佩、敬重,青年时期已经闻名于全郡,汉代选拔人才充任官吏无考试制度,朝廷规定每年郡国首相可推举一个德、才兼备并且有声望的人称作孝廉,凭此资格可出任地方官,孝廉因为是推举的,所以后人也称为举人,汉灵帝在位时,张仲景被举为南阳郡的孝廉,并因之而出任长沙太守。
在长沙任内,张仲景并没有因为每日繁杂的地方政务而冲淡和荒疏对医学的爱好和研究。相反,他身为地方长官,从广泛的角度更清楚地看到了疾病对百姓的危害。一有机会,他便深入民间,体察民情,留心各种疾病,注意搜集民间方剂,闲暇时间,则召见地方名医,商讨医理,诚恳求教,以融汇各家经验,不断丰富自己的医学知识。
这时他的医道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他能“察断人病初起于微末,掌握生死之转机”,人们都称赞他是“扁鹊再生”。有一天,他见到侍中王仲宣,这时王仲宣二十多岁,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张仲景却断定说他有病,并且告诉他这种病四十岁时才能发作,症状是掉眉毛,眉毛掉完后半年就会死去。让他赶快服用“五石汤”。王仲宣听了这话,简直认为是胡说八道,根本不想信,没有吃药。又过三天,张仲景又见到他,问他吃药没有,他撒谎说:“已经吃过了”。张仲景看了看他的脸色说:“你的气色根本不象吃过药的样子,你为什么这样轻视自己的生命呢?”然而王仲宣仍然执迷不悟,不肯相信仲景的话。二十年后,果然王仲宣开始掉眉毛,又过了一百八十七天,就死去了。
公元一九五年(建安元年)以后,大规模的伤寒病又开始在全国各地漫延流行,不到十年时间,仅张仲景自己家族二百多口人就病死了一百三四十口,单因害伤寒而死的就有九十多口,亲人的噩耗,使张仲景十分悲痛。“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他深知当时的医生大多数“不肯探求医经,推演新知,各承家传,始终守旧。于是,决心认真总结前人的医学理论,根据自己丰富的临床实践参考一生收集的大量民间方剂,埋头刻苦著作。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终于“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因为张仲景医术高超,后人称他为“开创之圣,医道之宗”。华陀读了他的《伤寒杂病论》后十分兴奋地说:“此真活人书也!”唐代名医孙思邈深有感概地说:“江南诸师秘仲景方不传,可见其医方之宝贵耶”。由于人们的诊视保密,加之当时印刷条件所限,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后代传下来的只有经过晋代名医王叔和改编过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种。
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溶理、法、方、药为一炉,开辨证论治之先河,为中医药发展奠定了基础,其著作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并称为祖国医学的四大经典,被后世尊称为“医圣”。
山门(上图)
拜殿(上图)
仲景墓(上图)
墓亭前后攀连,结为一体,给人们清雅肃穆之感。
东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之墓(上图)
墓前有清顺治13年(1639年),南阳府丞张三异重修陵墓时所立石碑,高8尺,上书"东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之墓"。墓呈俯斗形,四角各有石刻羊头,代表吉祥如意,墓顶一莲花台坐,象征着张仲景高尚的品德。
医圣井(上图)
明代末年,祝姓在现在的医圣墓附近打井,掘出“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墓”碑。该碑珍藏在医圣祠。后人就把这口井取名“医圣井”。
荷花池(上图)
医圣祠西园,有一“荷花池”,池中建“湖心亭”,与“医圣桥”相接,亭边筑有“小蓬莱”,叠石为山。池中植有睡莲,花开季节,睡莲绽放,摇曳多姿,清幽静雅。
医圣祠藏白云阁本伤寒杂病论的刻板(上图)
仲景娇耳(上图)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南阳至今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童谣。
这组重达6000斤的汉白玉仲景娇耳雕塑群由玉雕大师王春会所做,主体雕塑高达1.867米,取张仲景诞辰1867年之意,台柱之上重700余斤的单体“娇耳”堪称世界之最;另一雕塑为一盘“娇耳”,洁白无瑕汉白玉“娇耳”放在青玉盘中,状如元宝,栩栩如生。
“冬至”吃饺子的传说
东汉末年,各地灾害严重,战乱不断。频繁的徭役和沉重的赋税使得广大百姓们在极度的贫困中挣扎。
这年冬天,天气异常寒冷,整个南阳城都被大雪覆盖着。辞官归故里的仲景也异常忙碌。前往仲景处求医问诊的人络绎不绝,其中很多人都因为寒冷而被冻坏耳朵而来医诊的。张仲景不仅医术高明,什么疑难杂症都能手到病除,而且医德高尚,无论穷人和富人,他都认真施治,挽救了无数百姓的生命。
这天仲景到南阳城四处看看,在冰天雪地里,看到很多衣不遮体,面黄肌瘦的老人、孩子在沿街乞讨,还有担着挑子卖东西的小贩们,也步履艰难。他们的耳朵鼻子几乎没有一个完好的。看到此惨景,仲景心里非常难过,他决心尽最大的力量来帮助这些穷苦百姓们。
在“冬至”最冷的那天,他很早就起来吩咐弟子在南阳东关的空地里搭起医棚,支上大锅,把准备好的物品拿来,开始熬药,施舍给那些看不起病的百姓们。张仲景精通医术,他舍的药是一种“祛寒娇耳汤”。给人们吃的“娇耳”、喝的“祛寒汤”,不仅驱寒裹腹,而且药用价值也很高,病人浑身暖和,血液通畅了,两只耳朵也变暖了。吃了一段时间以后,病人的烂耳朵也就好了。
他的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加上一些祛寒的中药,包括一些调味的中药,就是我们现在调味用的桂皮、白芷、大茴、丁香还有生姜等。这些都有温阳散寒的作用,可以做药用,也可以做食用,放在锅里一起熬煮。煮完以后,肉煮熟了拿出来,把它切碎了,然后用面擀成面皮,把肉包在面皮里头,包的这个形状就像耳朵的形状一样,再放到锅里,用原来煮肉的汤再去煮,煮好了以后,开始给这些耳朵被冻烂的百姓们,每个人给两只娇耳,给一碗汤。
由于入冬以后中原大地天寒地冻,张仲景舍药的举动一直持续到除夕和正月初一,人们在庆祝新春,也庆祝那些烂耳朵的病人康复,娇耳也就成了节日的美食。
吃了羊肉加上这些散寒的药物以后,第一温补了体内的阳气,第二温通了身体的血脉,使体内的阳气能够达到体表,达到平时阳气不足、血脉不通时达不到的部位,所以它就能够使局部的血液循环更好,使局部的热量能够达到正常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这个水平,这时候冻疮就慢慢地好了。
张仲景在长沙做官的时候,也经常为当地百姓治病,受到长沙百姓的爱戴。他告老还乡后,长沙的百姓想念他,每年推选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带着乡亲们的心意来看望他。那年,张仲景身患重病,长沙老人说:长沙有一穴好地,想叫他寿终时葬在长沙。南阳的人哪里肯依?两下里就为这事争吵起来了。张仲景说:“我吃过长沙水,不忘长沙父老情;我生于南阳地,不忘家乡养育恩。我死了,你们抬着我的棺材,向长沙方向走,灵绳在哪里断了,就把我葬在哪里算了。”众人一听,也不再争论了。
那年冬至那天,张仲景离开了人世。长沙来了许多人吊丧,并要把他的尸体运到长沙去。遵照他的遗嘱,南阳和长沙的人抬着棺材上路了,走到当年舍“祛寒娇耳汤”的地方,灵绳忽然断了。众百姓忙打墓,下棺,填坟。你一挑,我一担,川流不息,昼夜不停,把张仲景的坟垒得很大。又在张仲景的坟前修了一座庙,这就是现在的医圣祠。
张仲景是冬至这天寿终的,又是冬至这天开张舍“祛寒娇耳汤”的,为了纪念这一天,每年冬至家家户户都包饺子吃,并说冬至吃了饺子,耳朵就不会冻掉了。
张仲景舍药距今已1800多年了,但“祛寒娇耳汤”的故事却一直在民间流传。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扁食,每年的冬至和大年初一,人们吃着饺子,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心里怀念着张仲景的医德恩情。至今在河南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今天,我们用不着用娇耳汤来治冻烂的耳朵了,但饺子却已成了人们最常见、最爱吃的食品。
《中医药法》华表(上图)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7月1日正式实施,河南省南阳市医圣祠精心制作了《中医药法》华表,以示隆重纪念,记录我国中医药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
《中医药法》华表树立在医圣祠六角碑亭前左右两侧花园里,分底座、柱体、华盖、望石吼四部分,高三点八米,用小楷镌刻《中医药法》全文,端秀隽永,中正安和,全文7038字。华表的基座和华盖雕刻有双层莲花,祥云嵌边,稳重大方,将华表烘托得更加庄重慈严又不失温和。华盖上端的望石吼坐像威严,代表建筑的权威,医法的神圣。
医圣颂及作者(上图)
100字的《医圣颂》,却包含了五千年中医文化和仲景精神的传承。作为张仲景医药节的开幕和祭拜礼乐,《医圣颂》已经成为仲景文化的一个符号。
2005年,宛西制药筹拍关于张仲景的电视剧,请张兼维为主题曲《医圣颂》作词,并邀请南京战友文工团著名作曲家杨鹤作曲,最终由上海交响乐团演奏、上海歌舞剧院合唱团合唱完成。《医圣颂》制作精良,是中国交响乐界少有的,由大型交响乐和编钟编磬合作完成的一个庙堂音乐。 当时共录制了两个版本,一个合唱版,一个是由第十一届央视青歌赛获得通俗金奖的女歌手钱琳演唱的女声独唱版。现在我们仪式上用到的均为合唱版,即经典版。
仲景三根汤(上图)
相传,东汉桓帝在位时的有一年春天,宛城一带,疾病盛行,千村哭泣,万人惊恐,来求张仲景看病的人更是从早到晚,川流不息。
这一天,天刚麻麻亮,舂陵的刘员外就来人请张仲景了。
刘员外家离这里有十多里路,一路上,张仲景看到田野、沟旁新坟不断,还有拉灵、抬灵、送灵的人们,一行行、一伙伙正在路上行走着,情景不堪目睹,哭声撕人心肝。看到此情此景,听到这悲痛的哭声,张仲景不由地加快了脚步,他准备早去早回。
来到刘员外家已近中午。经诊断以后,张仲景已经心中有数,这小孩也是患了流感流脑麻疹,由于用药不当,疹子不能出于肤表,多日耽误,才出现了眼下如此情形。
张仲景深思片刻,开了方子,交待了药的煎熬方法、服法、护理方法,就急忙上路了。
张仲景回到家里已是申时时分,十一二的月亮又退下山头了。这时他才送走最后一个病人和病人的家属。人们走后,他又在昏暗的烛光下啃医书。他决心要找出一个妙方来,方应配伍简单,药物宜取,经济治病,穷富皆宜。对,万病火为源……张仲景心里有了选药配方的原则。
一天,两天,三天,……第七天,刘员外又把张仲景请到了家中,刘员外夫妇俩满面春风,见了张仲景不停地报告着好消息:孩子吃了先生的药第二天病情就明显好转,精神起来了,要吃要喝……刘员外连口说张仲景“真乃神医也!”又是一番望闻问切之后,张仲景又开了一个方子,药物很简单,用药巩固治疗,并再三嘱托,别看药物简单,坚持服用,定有好处。妙方真妙,一连服了三五一十五天,孩子的病果真康复了,全家人十分高兴,逢人便说,张仲景是神医,刘员外夫妇俩商定,要好好酬谢酬谢张仲景。这天,刘员外亲自把张仲景接进客庭,一阵寒暄之后,隆重的筵会开始了。刘家今天设宴,一是庆贺儿子久病康复,二是为酬谢张仲景的救命之恩。面对如此热闹的场面,面对如此丰盛的筵席,路上的见闻又浮现于张仲景的脑海,家中那些等待他回去治病的人们在他面前晃动,他好像又听到了病人痛苦的呻吟声。开筵不多久,张仲景便向着众人双手鞠抱道:“失陪,失陪……”张仲景要走了,刘员外非要送张仲景东西不可,张仲景说什么也不要,张仲景说“医病救人,乃我本份之责,何取他人之物也。”临行前,张仲景和刘员外夫妇在一偏厢中略叙片刻便上路了。
第二天,刘员外便行动起来了。派人去东河边挖野苇根,让人去西沟边刨茅根,叫人去南坡剜蒲公英根,策人去上街买黑糖为引,请人去宛市中心垒灶,当晚又亲自起草一份告示,详述药汤疗效,治病范围,何人配方,为何赐汤,告诉众人,免费前来喝汤,防病治病,铲除病端,并告诉众人,此汤名为“三根汤”。人们见了告示,纷纷前来喝汤,如是多天。在宛城、白水一带盛行多日的流感流脑麻疹等病慢慢减少消除。其他流行病也逐渐消失。人们都说这汤真奇真好。
原来,张仲景在赴宴临走时,交待刘员外,如果要感谢,用熬三根汤供乡亲治病,就是对他的救子之恩的最好报答。因这三根汤是张仲景传授于民并配制的,后来,人们就把这用野苇根、茅根、蒲公英根熬制的“三根汤”叫仲景汤,用黑糖为引来治疗小儿麻疹等病症。一代传一代,一直传到现在。
2021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医圣祠说,过去中华民族几千年都是靠中医药治病救人。特别是经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非典等重大传染病之后,我们对中医药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要发展中医药,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
河北仲景村书记、村长司立田在仲景1867诞辰日赠匾(上图)
医圣张仲景诞辰日祭拜(上2图)
张仲景学术论坛(上3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