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仲景文化,南阳是怎么做的?
本网:医圣祠 信息来源:大河健康网 更新时间:2021-08-11
传承近两千年中医经典巨著泽被后世
张仲景在中国医学史上是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他撰写的《伤寒杂病论》对于推动后世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东汉末年天下乱离、兵戈扰攘、疫病流行,张仲景宗族中的人多死于疫病。
他“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发愤研究医学,经过对前人经验的采集整理,广泛吸收当时人们同疾病做斗争的丰富经验,结合个人临床诊治疾病的丰富经验和心得体会,创造性地著成了《伤寒杂病论》这部划时代的医学巨著,使得中医学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起来,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
《伤寒杂病论》在后世被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部医书,在其成书后近2000年的时间里,一直指导着中医学的发展,被公认为是中国医学方书的鼻祖。
《伤寒杂病论》不仅提出了六经辨证的方法,还开列了治疗的方剂,其中《伤寒论》载方113个,《金匮要略》载方262个,除去重复,两书实收方剂269个。
书中方剂配伍精炼,主治明确,被后世誉为“经方”,如“桂枝汤”“麻黄汤”“小青龙汤”“小柴胡汤”“半夏厚朴汤”“大承气汤”“白虎汤”“大黄牡丹汤”“四逆汤”“温经汤”等诸多方剂,因疗效确切至今仍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清代医家张志聪在为《伤寒论》作注解时说:“不明四书者不可以为儒,不明本论(指《伤寒论》)者不可以为医。”
随着中医向海外传播,《伤寒论》流传到朝鲜、日本等国,颇受这些国家医界的推崇。
现在日本的“汉方医”所使用的“汉方颗粒剂”大都是用《伤寒论》处方制作的。
张仲景之后,中国历代有成就的中医大家,如王叔和、孙思邈、成无己、庞安常、柯韵伯、徐灵胎、方有执、陈修园、喻嘉言、尤在泾、曹颖甫、柯雪帆、刘渡舟、胡希恕、黄煌等,无一不重视《伤寒杂病论》的学习与研究。
从晋朝至今,中外学者整理、注释、研究、发挥《伤寒论》与《金匮要略》而成书的已超过一千七百家,而且还广泛流传到海外,从而形成了中医学术史上甚为辉煌独特的“伤寒学派”。
后世中医界逐渐出现的众多学派,如“温补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温病学派”“扶阳学派”等等,无不是深受张仲景学术思想的影响,在其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
直到今天,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各种“经方论坛”的火爆程度,依然让人惊叹。
可以说,张仲景及其代表性著作《伤寒杂病论》为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思想精髓哺育了世代中医,护佑着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在近2000年后的今天,仍然有效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并肩负着培养一代又一代中医师的重任,张仲景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医圣”。
抗击新冠疫情 仲景医药文化大放异彩
从公元前360年到公元1644年的近两千年中,有史记载的瘟疫竟达250次以上,多次大型疫情造成死亡枕藉。
2003年非典期间和2020年新冠肺炎期间,中医解决方案中的方剂均出自《伤寒杂病论》。
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以《伤寒杂病论》为基础理论指导的中医药抗疫过程中,中医药不仅表现突出,而且也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医药在国内全程深度介入治疗,形成了覆盖预防、治疗和康复全过程诊疗方案。
在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截至2020年4月15日,有74187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1.5%,其中湖北省有61449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0.6%。
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能够有效缓解症状,减少轻型、普通型向重型发展,能够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促进恢复期人群机体康复。
疫情期间,作为中医药大省的河南,也不断增强中医药战“疫”出拳力度。河南要求所有确诊病例全病程使用中医中药。
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防治视频会议提出,结合病人的具体症状和身体情况,辨证施治,救治的核心是按照诊疗规范,而诊疗规范中的经典方,大多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截至2020年4月15日,河南共确诊新冠肺炎患者1273人,中医药协同治疗率达99.1%;治愈1254例,中医药参与1244例,参与率99.36%。其中参与重症患者会诊率达100%。
在医圣故里南阳,中医特色中西医协同抗击疫情也让草木香飘在战场。
疫情期间南阳市建立中西医协同防治机制,成立了以国医大师唐祖宣为顾问的中医防治专家组,并在各县区成立县级中医预防救治技术指导组。
南阳市中医药发展局组织对市级中医药专家进行分组,派往各县区进行中医药防治技术指导和疑难病例会诊,并制定出台南阳市中医药预防方案。
这也是当时河南省第一个地市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官方出台的预防措施。
在河南省诊疗规范的基础上,融入了艾预防措施和茶饮方、煎服方,通俗易懂,便于操作,并通过新闻媒体对社会进行发布,指导居民做好预防。
为做好中药预防产品足量供应,南阳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文,要求艾制品生产企业迅速恢复生产,切实保障艾产品足量供应。
安排各艾草协会对艾企业进行宣传发动,动员企业捐赠艾产品物资。
同时组织宛西、福森等龙头中药企业加快生产预防中药制剂,以政府采购和企业捐赠相结合等形式予以采购,分发给民众服用,达到防疫的作用。
国内疫情取得良好成果以后,国医大师张伯礼认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以中医药为特色、中西医结合救治患者的系统方案,成为中医药传承创新的一次生动实践,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也为全球抗疫做出了重大贡献。
据中新社报道,目前中医药已经传播至196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接受过中医药、针灸、推拿或气功治疗的人数已达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
面对形势严峻的全球疫情,中国也不断派遣医疗队帮助需要的国家。在对外医疗援助中,中国目前已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70多个国家派遣了医疗队,几乎每支医疗队中都有中医药人员,约占医务人员总数的10%。
以中医药国际合作为着力点,中国正在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中医药领域的合作。
自2015年起,中国在国内开展了59家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示范基地建设,并与相关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了30个高质量中医药海外中心建设工作。
目前,海外中心和示范基地共与88个国家开展了合作,累计服务外国民众15万人次,培训外籍专业人员7100人次,培养学生超过1万人次,并推动了捷克、匈牙利等国家对中医药立法。
南阳产城融合一飞冲天
南阳作为医圣张仲景的故乡,近年来中医药的发展势头正劲,自从在2016年底被确定为以“中医药健康服务”为主的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以来,南阳市不断创新发展,在中医药工作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南阳市中医药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斌介绍,在创新中医药管理体制机制方面,2019年1月南阳市成立了中医药发展局,在全国第一个将中医药管理机构列为市政府工作部门,在管理体制上真正实现了“中西医并重”,并陆续在所辖13个县市区也分别成立了中医药发展局。
南阳市委、市政府把“中医药强市”列为全市发展战略,制定出台《建设张仲景健康城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发展规划,对南阳中医药中长期发展路径进行安排部署。
南阳市财政局等九部门还联合印发了《南阳市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扶持措施》,在财政投入、医保政策等7个方面出台了22条扶持措施。
例如取消三级中医院住院转诊手续,三级中医院按二级中医院报销,降低起付线,对中医药服务提高报销比例10%~20%,以及对公立中医院按门诊量、住院量进行定额补助等。
在中医药文化传承方面,南阳以仲景文化为引领,打响张仲景品牌,推进仲景文化不断传承创新发展。
传承仲景文化,南阳是怎么做的?
以“一节一坛”为着力点,打造仲景文化交流平台,已成功举办了14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和8届仲景论坛。
“一节一坛”已成为全国中医药会展品牌和产业合作、学术交流的服务平台,在海内外中医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力。
此外,南阳还积极推进仲景学术传承创新,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在医圣故里搭建仲景学术交流平台,聚贤论道,举办了国际中医微创针法南阳高峰论坛等多场次高端学术会议和培训,推进仲景经方的运用发展。
近年来,已有张伯礼、石学敏、张大宁、唐祖宣等40多名院士专家、国医大师在南阳讲学研讨。
在创新实施建设张仲景健康城专项方面,南阳按照“1+3+N”总体布局。
“1”即以南阳市中心城区为核心,打造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集聚区。
“3”即“三园”,着力打造医圣祠文化园、张仲景健康产业园、张仲景健康养生园三个核心园区。
“N”即围绕“一核三园”,培育建设一批中药材种植基地、中医药龙头企业、中药材物流基地、中医药特色小镇和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等中医药支撑项目,把南阳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医圣地、养生之都”。
目前,南阳市中药材种植品种79个,种植面积180多万亩,年产值50多亿元。
下一步将培育壮大百亿级艾草产业,打造“世界艾乡”,全市艾草种植面积24万亩,注册企业1529家,艾产品市场份额占全国的70%以上。
并积极扶持培育宛西制药、福森药业、千年国医等规模以上中药企业39家。
此外,努力推进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医养结合,中医养生保健等都卓有成效,目前南阳市中医药健康产业年产值达200亿元,正成为南阳新的支柱产业。
仲景大IP空间无限
我国著名中医药文化大家许敬生认为,仲景医药文化不仅属于河南,更属于中国,也是属于世界全人类的文化遗产。
因此,认真保护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医人神圣的历史使命。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医药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暴露出中医药人才不足的现实问题。
面对中医人才短缺这一现象,仲景医药文化在未来的中医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
善用经方治疗疾病的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臧云彩认为,在中医的传承过程中,如果能够准确遵循中医人才的成长规律,是可以大规模培养中医的。
不管是院校教育、师承教育还是自学教育,每位中医学子要想更快更好地成才,就必须遵循中医人才成长的规律。
首先通过学习和领悟中华文化基本经典,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接着学习和领悟中医基本理论经典,培养中医主体意识和理论自信;再学中医临证理论经典,可以先专而后博,跟明师、访明友,形成个性化诊疗特征,培养临证和疗效自信。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院士认为,从《黄帝内经》奠定中医理论体系、《伤寒杂病论》建立中医辨证论治体系,再到明清时期温病学的发展,直到现代青蒿素的诞生,创新始终是推动中医药发展的根本动力。
中医药需要创新,但要以中医药传承为基础;离开传承谈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要创新,首先要把中医药的精髓继承下来,对中医药人才的衡量,不仅着眼于创新,更要有符合中医药传承发展规律的评价体系。
没有传承,创新就失去根基;没有创新,传承就失去价值。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也是继承好、利用好、发展好中医药的根本遵循。
没有对经典的传承,创新就会失去根基,惟有秉持“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原则,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才能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