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仲景文化根和魂 描绘中医药强市新画卷
本网:医圣祠 信息来源:南阳学习平台 更新时间:2022-04-02
作者:贾东民 王好学 孙义峰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河南省南阳市医圣祠内,紫荆花灿若云霞,四百六十多岁的凌霄攀缘在古柏上,萌发新绿,期待着再次一树繁花。
墙外,医圣祠文化园建设如火如荼,仲景书院主体封顶,崇楼高阁气势恢宏,在这里,南阳将为全国乃至全球培养更多优秀中医和仲景经方人才,把仲景之光洒向全世界。在不远的将来,“汉风汉韵”的医圣祠文化园,不但会承载着仲景文化的历史记忆,还将成为世界中医药文化新地标和南阳人文汇聚区、打造“全球中医圣地”的重要载体。
牢记殷殷嘱托 守住仲景文化根和魂文化,是以文化人,是历史的传承,是人文精神的无声延续。
医圣祠是中医祖庭,更是仲景文化的“根魂神韵”所在。春暖花开时节,“春涌南阳社长(总编)访项目看变化”全媒体采访报道组走进了这一神奇的地方。
医圣祠内,苍柏、翠竹和药草交相掩映,塑像、碑林、墓冢与馆舍庄严肃穆,全国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
“阴阳有三辨病还须辨证;医相无二活国在于活人。”医圣祠照壁上镌刻的对联,是由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任应秋撰写,是对张仲景医术与仁心的深刻总结,彰显了心怀苍生、悬壶济世的仲景文化精神。回忆起2021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首站来到医圣祠时的情景,中医药文化学者、张仲景博物院副研究员杨磊非常激动:“在这副对联前,总书记停下脚步,仔细观看!”
一路向里,华夏十大名医汉白玉塑像默立,其他历代名医事迹也在旁边的碑廊勒石以记。医圣祠里,平均每天有上千名游客前来参观拜谒,每年正月十八仲景诞辰纪念日的时候,这里一天能迎来5万多人。医圣精神,回响至今;敬仰之情,千载未绝。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开辨证论治之先河,奠定中医学理论体系和临床体系。书中经方至今仍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担负重任——国家推荐的治疗方“清肺排毒汤”,是由张仲景的4个经方组合而成,其中3个是《伤寒论》里的经方,一个是《金匮要略》里的经方。
“总书记对中医药文化很感兴趣,而且对中医理论知识、中医药术语和中医药观非常了解。总书记详细察看了张仲景的《伤寒论》经方,特别关注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张仲景经方的运用。”杨磊说,“在这里,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过去,中华民族几千年都是靠中医药治病救人。特别是经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非典等重大传染病之后,我们对中医药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要发展中医药,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同时,总书记强调,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要做好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让医圣故里中医药人倍感振奋;如何让仲景文化在服务人民群众健康中发挥更大作用,南阳人又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在肩。
仲景文化是中医药文化的符号和旗帜,必须传承好、研究好、弘扬好。随后召开的南阳市中医药发展大会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加快建设中医药强市;要持续叫响仲景文化品牌,打造文化地标,守住南阳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根和魂,推动仲景文化走向世界,造福世人。
医圣祠拔节生长 打造中医药文化新地标
医圣祠区域,塔吊林立,机器轰鸣,施工正酣,医圣祠文化园一天一个新模样,一天一个新高度。
“2022年5月中旬,中轴线主体建筑将实现封顶,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实现项目一区园内所有主体建筑封顶,2023年5月12日医圣祠文化园一区开园。”在医圣祠文化园项目建设工地上,南阳投资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仲景博物馆馆长刘海燕介绍了项目建设的“三个节点”。
自项目启动之始,肩负传承创新发展仲景文化重大使命的医圣祠文化园,就牵动着南阳人和全国中医药爱好者的心。
2020年底,南阳市宛城区仅用3个半月就完成了项目一区房屋征收任务。
2021年3月18日,项目正式奠基。
2021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并参观医圣祠。
2021年6月1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医圣祠文化园项目纳入“十四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重点项目——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
2021年12月18日,优化提升后的项目方案通过南阳市规委会审议。
目前,仲景书院已完成主体施工。
根据规划,医圣祠文化园以“汉风汉韵”为基调,凸显医圣祠的唯一性和在中华文明谱系中的坐标价值。明确“三亭三拜、十八景致、天医九星、鹿鹤同春”的空间结构,不仅在建筑风貌上响应“地标”建筑的要求,更是在细节上还原明清医圣祠的历史文化记忆。医圣祠文化园要以发扬光大仲景文化为目的,融“馆、祠、院”于一体,实现文化旅游、展览展示、研学问诊、康养体验、文创研发、企业孵化等功能。
医圣祠文化园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总面积约689亩。根据功能布局,园区划分为一区“文化传承区”和二区“产业发展区”。“文化传承区”着重打造医圣祠人文景区,将兴建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医圣馆、仲景书院、中医药(科普)体验馆、仲景国医馆、中医抗疫馆、中药标本馆、坐堂行医馆、朝圣广场、医圣山、医圣廊桥,恢复中轴线、医圣祠历史十八大景观等,与医圣祠形成完整的医圣文化传承脉络。“产业发展区”主要功能有中医药服务贸易、产业孵化、药企总部研发、文旅和文创融合、会议会展、医疗康养、艾产品交易、配套服务等。
建设医圣祠文化园是南阳大事,是全国中医药界幸事,一直受到南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南阳市委书记朱是西多次听取医圣祠文化园项目汇报,强调要拉高标杆、追求一流,突出特色、彰显文化,努力把医圣祠文化园打造成为南阳市的文化地标,推动仲景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南阳市四大班子领导深入项目建设现场进行实地观摩督导,要求高标准规划、高质量施工,向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项目业主单位——宛城区政府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克服困难,全力保障工程节点,短时间内完成项目征迁、规划定案、建设开工等工作,创造多个“宛城速度”。南阳投资集团加大融资力度,提升运作能力,为项目建设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资金保障。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刘海燕表示,将高质高效地把医圣祠文化园建成全球中医圣地和世界中医药文化新地标,更好地传承仲景文化基因,引领中医药产业发展,为南阳建设省副中心城市注入活力。
奋楫扬帆勇争先 描绘中医药强市新画卷
高标准建设医圣祠文化园,是南阳实施中医药强市战略的重要支撑之一。
近水楼台先得月,宛城区是医圣祠所在地,依托仲景文化和医圣品牌,中医药产业走上快车道,实现以“产业隆起”带动“宛城崛起”。“宛艾”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艾产品出货量占全国市场30%,覆盖全国70%的艾制品市场。打响张仲景健康养生特色品牌,社会养生注册机构达108家。
作为医圣张仲景故里和中医药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南阳抢抓国家大力发展健康产业的战略机遇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的重大历史机遇,以医圣祠文化园建设为龙头,以仲景文化为引领,全面开启中医药强市建设新征程,将南阳打造成“全球中医圣地、全国中医高地、全国中医药名都”。
——建好南阳“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推进中医药文化事业产业高质量协同创新发展。
——实施“三大工程”:推进仲景文化地标建设工程、仲景文化传播工程、仲景品牌提升工程,使“张仲景”成为海内外影响力首屈一指的中医药文化品牌。
——做好“六个一项目”:建设一所“双一流”中医药大学、打造一个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培育一批名院名科名医、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队伍、搭建一批科研创新平台、构建一个智慧中医系统。
——开展中医药产业“六名塑造”行动:种“名药”、塑“名企”、建“名园”、育“名艾”、办“名展”、创“名城”。到2025年,全市中医药产业年产值达到600亿元,到2030年达千亿级规模。
中医文明匠心传承,仲景品牌蜚声中外。发扬光大仲景文化,造福人民群众,是南阳人始终不渝的目标,医圣故里必将焕发强大生机,为建设河南省副中心城市、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南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贾东民 王好学 孙义峰)
(原载于2022年3月30日《南阳日报》1版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