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圣祠 医圣祠简介 历史沿革 所获荣誉 领导关怀

    • 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生平 张仲景主要事迹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对祖国医学的贡献 《伤寒杂病论》对后世的影响 《伤寒杂病论》传承 《伤寒杂病论》方药

    • 公益讲师团

    • 景区大观

    • 馆藏与展览 馆藏精华 精品文物展 伤寒学派展览 中医药标本展 医圣祠春秋展 张赞臣医史文物展 张仲景医药科技文化节回顾展 坐堂行医塑像展 大国中医策 大国诺奖路

    • 仲景智库

    • 仲景伤寒论

    • 仲景书院

    • 服务指南 开放信息 交通指南 服务设施 导览指南 联系我们

        业界新闻
        业界新闻
        张仲景生平 张仲景主要事迹 张仲景对祖国医学的贡献
        医学巨著
        《伤寒杂病论》对后世的影响 《伤寒杂病论》传承 《伤寒杂病论》方药
    • 业界新闻返回上一页
    • 河南进一步规范中医药文化市集活动

      本网:医圣祠      信息来源: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      更新时间:2025-06-28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日前印发通知,明确要提升全省范围内中医药文化市集内涵,规范中医药文化市集活动开展,确保活动质量与实效,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中医药健康文化服务。

      中医药文化市集是传播弘扬中医药文化、开展中医药科普、推广中医药特色服务、展示中医药发展成果、提升健康文化素养的重要平台和路径,是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此次印发的通知,依照《河南省中医药振兴发展实施方案》《河南省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对中医药文化市集活动相关内容进行了规范。通知明确,鼓励支持各地各单位采用展示、体验、交流、互动等多种形式,将中医药文化和健康科普知识送到群众身边,增强群众对中医药的认知与认同,营造信任中医药、热爱中医药、应用中医药的社会氛围,有效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向社会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通知还明确,支持卫生健康(中医)部门、医疗机构、高校、科研机构、中医药行业组织、中医药企业等牵头或协同举办中医药文化市集活动;鼓励各级各类医疗单位、社会团体、中医药相关企业等积极参与。相关活动名称应准确、规范、主题鲜明,充分体现河南省或当地中医药文化特色,未经授权不得使用“世界”“国际”“中国”“全国”“全省”等字样,确保名实相符。并且,中医药文化市集活动应选择在空间开阔、布局合理、交通便利、人流较大的开放区域,场地基础设施完善,符合消防、卫生、安保要求,有足够空间划分功能区,适合人群聚集;活动场地选择和时间安排应充分考虑对周边环境影响,做到不扰民、不妨碍交通,妥善处置医疗废弃物,注意环境卫生。

      此外,中医药文化市集活动要注重中医药文化性、趣味性、互动性和安全性。活动可开展义诊、体质辨识、中医药适宜技术体验等健康服务,设置中药炮制、香囊制作、养生茶配制等互动区域,展示道地药材、药膳食材、养生器械等优质产品,组织中医经典诵读、养生功法教学等文化活动。鼓励通过非遗技艺展演、AR(增强现实技术)智能导览等创新形式,结合打卡集章、有奖竞猜等趣味环节,打造沉浸式中医药文化体验。

      河南要求,各地各单位要加强对中医药文化市集的组织管理。牵头部门和单位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按要求做好活动报备等工作,严格审核活动内容,杜绝违法违规行为;强化活动事前、事中、事后的安全管理,建立应急管理机制,活动现场配备医疗急救、消防应急等物资,严格控制人流,确保安全出口畅通。要强化相关活动宣传推广,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资源,构建“线上+线下”宣传网络,提升中医药文化市集活动传播力度。

      来源: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

      关于医圣祠 | 工作动态 | 名医导航 | 百草荟萃 | 南阳十大名师 | 传承经典 | 药膳食谱 | 科普教育 | 交通指南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张仲景博物院(www.yishengci.cn) 邮箱:yscwzs@163.com
    • 联系电话:0377—63139888 | 网管电话:17344774969 | 院址: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医圣祠街7号
    • 豫ICP备20001875号 | 豫公网安备 41130202000329号
    •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