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目前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感染源、传播模式均不确定,我国科学家最近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流行病传播理论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扩散分析模型,用以推断H7N9禽流感疫情的时空蔓延趋势,通过监测候鸟迁徙重点区域和监管活禽流通渠道,实现对该疫情传播蔓延的控制。此项研究成果于5月3日发表在国际期刊《贫困所致传染病》上。
由香港浸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疾控中心研究人员研究建立的该分析模型,主要基于人感染H7N9禽流感两种可能的传播途径,即通过候鸟迁徙路径传播和通过活禽地区间流通传播,就这两种传播模式展开分析。其一,针对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确诊以来(从2月4日到4月底),候鸟从我国东部地区向北迁移的环境数据和气象数据,分析预测候鸟途经各地区的可能性,从而间接评估潜在感染的候鸟在迁徙过程中可能引起的病毒传播风险。其二,通过对我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禽肉供需情况分析,评估潜在感染的活禽流通可能引起的H7N9禽流感疫情在各省(区、市)的蔓延风险。结果显示,尽管绝大多数早期感染的H7N9病例在上海市发现,但上海市本身并不是大的禽肉输出地,运用该模型分析显示,上海市通过活禽流通发生的H7N9感染有限。
综合候鸟迁移和活禽流通两种可能的传播途径,研究人员绘制出了H7N9禽流感在我国东部地区随时间蔓延的风险图谱。该研究报告称,通过对候鸟迁移和潜在感染活禽流通的分析,该模型能够间接评估中国东部地区在不同时间段随环境和气象变化的H7N9禽流感的相对感染风险,从而有助于解释最近发生的大多数感染病例的区域分布。
领衔该研究的香港浸会大学刘际明教授强调,通过扩展这一模型,将能够评估未来在中国中部和西部地区H7N9感染风险。(记者郑灵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