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圣祠 医圣祠简介 历史沿革 所获荣誉 领导关怀

    • 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生平 张仲景主要事迹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对祖国医学的贡献 《伤寒杂病论》对后世的影响 《伤寒杂病论》传承 《伤寒杂病论》方药

    • 公益讲师团

    • 景区大观

    • 馆藏与展览 馆藏精华 精品文物展 伤寒学派展览 中医药标本展 医圣祠春秋展 张赞臣医史文物展 张仲景医药科技文化节回顾展 坐堂行医塑像展 大国中医策 大国诺奖路

    • 仲景智库

    • 仲景伤寒论

    • 仲景书院

    • 服务指南 开放信息 交通指南 服务设施 导览指南 联系我们

        仲景伤寒论
        仲景伤寒论
        张仲景生平 张仲景主要事迹 张仲景对祖国医学的贡献
        医学巨著
        《伤寒杂病论》对后世的影响 《伤寒杂病论》传承 《伤寒杂病论》方药
    • 仲景伤寒论返回上一页
    • 桂林古本《伤寒论》辨瘀血吐衄下血疮痈病脉证并治

      辨瘀血吐衄下血疮痈病脉证并治

      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嗽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言我满,此为有瘀血。

      病人如有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宜下瘀血汤。

      下瘀血汤方

      大黄三两 桃仁二十枚 蟅虫二十枚(去足)

      右三味,末之,炼蜜和丸,以酒一升,水一升,煮取八合,顿服之,血下如豚肝愈。

      膈间停留瘀血,若吐血色黑者,桔梗汤主之。

      桔梗汤方

      桔梗一两 甘草二两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津,温分再服。

      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黄土汤亦主之。

      柏叶汤方

      柏叶三两 干姜三两 艾叶三把

      右三味,以水五升,取马通汁一升,合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黄土汤方

      灶中黄土半斤 甘草三两 地黄三两 白术三两 附子三两(炮) 阿胶三两 黄芩三两

      右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心气不足,吐血,若衄血者,泻心汤主之。

      泻心汤方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之。

      下血,先便而后血者,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方见前)

      下血,先血而便者,此近血也,赤豆当归散主之。

      赤豆当归散方

      赤小豆三升(浸令毛出曝干) 当归十两

      右二味,杵为散,浆水和服方寸匙,日三服。

      【师曰】病人面无色,无寒热,脉沉弦者,必衄血;脉浮而弱,按之则绝者,必下血,烦而咳者,必吐血。

      从春至夏衄血者,属太阳也;从秋至冬衄血者,属阳明也。

      尺脉浮,目睛晕黄者,衄未止也;黄去睛慧了者,知衄已止。

      【问曰】寸口脉微浮而涩,法当亡血,若汗出,设不汗出者云何?

      【师曰】若身有疮,被刀斧所伤,亡血故也,此名金疮。无脓者,王不留行散主之;有脓者,排脓散主之,排脓汤亦主之。

      王不留行散方

      王不留行十分(烧) 蒴藿细叶十分(烧) 桑根白皮十分(烧) 甘草十八分 黄芩二分 蜀椒三分(去目) 厚朴二分 干姜二分 芍药二分

      右九味,为散,饮服方寸匙,小疮即粉之,大疮但服之,产后亦可服。

      排脓散方

      枳实十六枚 芍药六分 桔梗二分

      右三味,杵为散,取鸡子黄一枚,以药散与鸡黄相等,揉和令相得,饮和服之,日一服。

      排脓汤方

      甘草二两 桔梗三两 生姜一两 大枣十枚

      右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温服五合,日再服。

      浸淫疮,从口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不可治。

      浸淫疮,黄连粉主之。

      黄连粉方

      黄连十分 甘草十分

      右二味,捣为末,饮服方寸匙,并粉其疮上。

      诸脉浮数,法当发热,而反洒浙恶寒,若有痛处,当发其痈。

      【师曰】诸痈肿者,欲知有脓无脓?以手掩肿上,热者,为有脓;不热者,为无脓也。

      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也,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薏苡附子败酱散方

      薏苡十分 附子二分 败酱五分

      右三味,杵为末,取方寸匙,以水二升,煮减半,去滓,顿眼,小便当下血。

      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此为肠外有痈也。其脉沉紧者,脓未成也,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也,可下之,大黄牡丹汤主之。

      大黄牡丹汤方

      大黄四两 牡丹一两 桃仁五十个 冬瓜子半升 芒硝三合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之,有脓者当下脓,无脓者当下血。

      关于医圣祠 | 通知公告 | 名医导航 | 百草荟萃 | 南阳十大名师 | 传承经典 | 药膳食谱 | 科普教育 | 交通指南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张仲景博物院(www.yishengci.cn) 邮箱:yscwzs@163.com
    • 联系电话:0377—63139888 | 网管电话:17344774969 | 院址: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医圣祠街7号
    • 豫ICP备20001875号 | 豫公网安备 41130202000329号
    •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