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圣祠 医圣祠简介 历史沿革 所获荣誉 领导关怀

    • 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生平 张仲景主要事迹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对祖国医学的贡献 《伤寒杂病论》对后世的影响 《伤寒杂病论》传承 《伤寒杂病论》方药

    • 公益讲师团

    • 景区大观

    • 馆藏与展览 馆藏精华 精品文物展 伤寒学派展览 中医药标本展 医圣祠春秋展 张赞臣医史文物展 张仲景医药科技文化节回顾展 坐堂行医塑像展 大国中医策 大国诺奖路

    • 仲景智库

    • 仲景伤寒论

    • 仲景书院

    • 服务指南 开放信息 交通指南 服务设施 导览指南 联系我们

        仲景伤寒论
        仲景伤寒论
        张仲景生平 张仲景主要事迹 张仲景对祖国医学的贡献
        医学巨著
        《伤寒杂病论》对后世的影响 《伤寒杂病论》传承 《伤寒杂病论》方药
    • 仲景伤寒论返回上一页
    • 桂林古本《伤寒论》伤风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伤风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风为百病之长,中于面,则下阳明,甚则入脾;中于项,则下太阳,甚则入肾;中于侧,则下少阳,甚则入肝;病变不一,慎毋失焉。

      风病,头痛,多汗,恶风,腋下痛,不可转侧,脉浮弦而数,此风邪干肝也,小柴胡汤主之;若流于腑,则困苦,呕逆,腹胀,善太息,柴胡枳实芍药甘草汤主之。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柴胡枳实芍药甘草汤方

      柴胡八两 芍药三两 枳实四枚(炙) 甘草三两(炙)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风病,胸中痛,胁支满,膺背肩胛间痛,嗌干,善噫,咽肿,喉痹,脉浮洪而数,此风邪乘心也,黄连黄芩麦冬桔梗甘草汤主之。

      黄连黄芩麦冬桔梗甘草汤方

      黄连一两半 黄芩三两 麦门冬二两 桔梗三两 甘草二两(炙)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风病,四肢懈惰,体重,不能胜衣,胁下痛引肩背,脉浮而弦涩,此风邪乘脾也,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若流于腑,则腹满而胀,不嗜食,枳实厚朴白术甘草汤主之。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茯苓三两 白术三两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枳实厚朴白术甘草汤方

      枳实四枚(炙) 厚朴二两(炙去皮) 白术三两 甘草一两(炙)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风病,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嗌干,肩背痛,脉浮弦而数,此风邪乘肺也,桔梗甘草枳实芍药汤主之;若流于大肠,则大便燥结,或下血,桔梗甘草枳实芍药加地黄牡丹汤主之。

      桔梗甘草枳实芍药汤方

      桔梗三两 甘草二两 枳实四枚 芍药三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桔梗甘草枳实芍药加地黄牡丹汤方

      桔梗三两 甘草二两 枳实四枚 芍药三两 地黄三两 牡丹皮二两

      右六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风病,面目浮肿,脊痛不能正立,隐曲不利,甚则骨痿,脉沉而弦,此风邪乘肾也,柴胡桂枝汤主之。

      柴胡桂枝汤方

      桂枝一两半 芍药一两半 甘草一两(炙) 柴胡四两 半夏二合半 人参一两半 黄芩一两半 生姜一两半 大枣六枚(劈)

      右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关于医圣祠 | 通知公告 | 名医导航 | 百草荟萃 | 南阳十大名师 | 传承经典 | 药膳食谱 | 科普教育 | 交通指南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张仲景博物院(www.yishengci.cn) 邮箱:yscwzs@163.com
    • 联系电话:0377—63139888 | 网管电话:17344774969 | 院址: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医圣祠街7号
    • 豫ICP备20001875号 | 豫公网安备 41130202000329号
    •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