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教育返回上一页
-
劳累过度 可予艾灸
本网:医圣祠 信息来源:大河健康报 更新时间:2022-04-19
如今,人们生活工作节奏加快,对身体的考验也随之加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慢性病患者大军,需要终身服药,生活质量随之下降。
《黄帝内经》有云:“夫病之始生也,极微极精,必先入结于皮肤。”意思是疾病都是从微小发展壮大的,而且先从皮肤入侵停留,继而入里。而现代渐渐加快的生活节奏又变相抑制了人们关注自身的健康,给入侵身体的疾病留出了进展的时间,直到出现症状才重视,但疾病在发展壮大期对身体已经产生了损耗,这也为身体被再次侵扰和慢性病的滋生埋下了隐患。
人们忙碌一天后回到家中,身体是疲惫的,精神是透支的,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外界的感知会下降,甚至感到身体异常也会因怕麻烦和加重劳累而主动忽视,此时便是《黄帝内经》所讲的:“身形若用力,汗出,腠理开,逢虚风,其中人也微。故莫知其情,莫见其形。”
正常情况下抵抗力是充足的,只因为此时的身体处在低能量状态,对外界的防御不足,于是平衡被打破,邪气一点点积累在体表皮肤,起初会出现乏力、怕冷、怕风、怕热等耐受能力下降的表现。久而久之深入到腠理,便出现局部发凉、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
此时如果去医院检查,往往查不出原因,因为此时身体的内环境并没有被破坏而发生损伤,达不到现代医学所定义的疾病的程度,只能属于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生理功能低下并有可能趋向疾病的“亚健康”状态。
虽然无法定义为疾病,但身体是自己的,不适的感觉也是实实在在的,至于如何改善,古人已有了明确的指导。《金匮要略》有言:“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就是说练功、按摩、膏药贴敷、针刺、艾灸都适用于这种情况。
但对于时间成本较高的现代人而言,练功不容易做到,而针刺、按摩与膏药都需要专业的医师治疗或指导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于是艾灸便成了最合适的选择。无需专业的医学知识,每周1次~2次,每次只需一根小艾条,点燃后放入温灸盒中,固定在想要治疗或出现症状的部位,艾草的热力就会充斥全身。
《名医别录》云艾叶“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艾灸作为最被人们熟知的中医疗法之一,灸四肢、肩背、颈部等处可化解外邪,灸胸、腰、腹部也可补益内虚。脐灸便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对于胃痛、腹痛、消化不良、女性宫寒等多种疾病均有良好的调节与补益的效果。
需要提醒的是,艾灸并不是万能的,对于偏向火、热、燥的症状,就不能乱用,因为艾叶性温,灸属火法,若是虚火还好,灸后正气提振,也可达到抗邪的作用;若是实火或实热,用上了灸法,就会加速疾病的发展,出现更严重的症状。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段世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