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圣祠 医圣祠简介 历史沿革 所获荣誉 领导关怀

    • 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生平 张仲景主要事迹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对祖国医学的贡献 《伤寒杂病论》对后世的影响 《伤寒杂病论》传承 《伤寒杂病论》方药

    • 公益讲师团

    • 景区大观

    • 馆藏与展览 馆藏精华 精品文物展 伤寒学派展览 中医药标本展 医圣祠春秋展 张赞臣医史文物展 张仲景医药科技文化节回顾展 坐堂行医塑像展 大国中医策 大国诺奖路

    • 仲景智库

    • 仲景伤寒论

    • 仲景书院

    • 服务指南 开放信息 交通指南 服务设施 导览指南 联系我们

        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生平 张仲景主要事迹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对祖国医学的贡献 《伤寒杂病论》对后世的影响 《伤寒杂病论》传承 《伤寒杂病论》方药
        陈列展览
        馆藏精华 精品文物展 伤寒学派展览 张赞臣医史文物展 医圣祠春秋展 坐堂行医塑像展 中医药标本展 “张仲景医药科技文化节”回顾展 大国中医策 大国诺奖路
    • 张仲景主要事迹返回上一页
    • 仲景三根汤的由来

      相传,东汉桓帝在位时的有一年春天,宛城一带,疾病盛行,千村哭泣,万人惊恐,来求张仲景看病的人更是从早到晚,川流不息。

      这一天,天刚麻麻亮,舂陵的刘员外就来人请张仲景了。

      刘员外家离这里有十多里路,一路上,张仲景看到田野、沟旁新坟不断,还有拉灵、抬灵、送灵的人们,一行行、一伙伙正在路上行走着,情景不堪目睹,哭声撕人心肝。看到此情此景,听到这悲痛的哭声,张仲景不由地加快了脚步,他准备早去早回。

      来到刘员外家已近中午。经诊断以后,张仲景已经心中有数,这小孩也是患了流感流脑麻疹,由于用药不当,疹子不能出于肤表,多日耽误,才出现了眼下如此情形。

      张仲景深思片刻,开了方子,交待了药的煎熬方法、服法、护理方法,就急忙上路了。

      张仲景回到家里已是申时时分,十一二的月亮又退下山头了。这时他才送走最后一个病人和病人的家属。人们走后,他又在昏暗的烛光下啃医书。他决心要找出一个妙方来,方应配伍简单,药物宜取,经济治病,穷富皆宜。对,万病火为源……张仲景心里有了选药配方的原则。

      一天,两天,三天,……第七天,刘员外又把张仲景请到了家中,刘员外夫妇俩满面春风,见了张仲景不停地报告着好消息:孩子吃了先生的药第二天病情就明显好转,精神起来了,要吃要喝……刘员外连口说张仲景“真乃神医也!”又是一番望闻问切之后,张仲景又开了一个方子,药物很简单,用药巩固治疗,并再三嘱托,别看药物简单,坚持服用,定有好处。妙方真妙,一连服了三五一十五天,孩子的病果真康复了,全家人十分高兴,逢人便说,张仲景是神医,刘员外夫妇俩商定,要好好酬谢酬谢张仲景。这天,刘员外亲自把张仲景接进客庭,一阵寒暄之后,隆重的筵会开始了。刘家今天设宴,一是庆贺儿子久病康复,二是为酬谢张仲景的救命之恩。面对如此热闹的场面,面对如此丰盛的筵席,路上的见闻又浮现于张仲景的脑海,家中那些等待他回去治病的人们在他面前晃动,他好像又听到了病人痛苦的呻吟声。开筵不多久,张仲景便向着众人双手鞠抱道:“失陪,失陪……”张仲景要走了,刘员外非要送张仲景东西不可,张仲景说什么也不要,张仲景说“医病救人,乃我本份之责,何取他人之物也。”临行前,张仲景和刘员外夫妇在一偏厢中略叙片刻便上路了。

      第二天,刘员外便行动起来了。派人去东河边挖野苇根,让人去西沟边刨茅根,叫人去南坡剜蒲公英根,策人去上街买黑糖为引,请人去宛市中心垒灶,当晚又亲自起草一份告示,详述药汤疗效,治病范围,何人配方,为何赐汤,告诉众人,免费前来喝汤,防病治病,铲除病端,并告诉众人,此汤名为“三根汤”。人们见了告示,纷纷前来喝汤,如是多天。在宛城、白水一带盛行多日的流感流脑麻疹等病慢慢减少消除。其他流行病也逐渐消失。人们都说这汤真奇真好。

      原来,张仲景在赴宴临走时,交待刘员外,如果要感谢,用熬三根汤供乡亲治病,就是对他的救子之恩的最好报答。因这三根汤是张仲景传授于民并配制的,后来,人们就把这用野苇根、茅根、蒲公英根熬制的“三根汤”叫仲景汤,用黑糖为引来治疗小儿麻疹等病症。一代传一代,一直传到现在。

      关于医圣祠 | 通知公告 | 名医导航 | 百草荟萃 | 南阳十大名师 | 传承经典 | 药膳食谱 | 科普教育 | 交通指南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张仲景博物院(www.yishengci.cn) 邮箱:yscwzs@163.com
    • 联系电话:0377—63139888 | 网管电话:17344774969 | 院址: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医圣祠街7号
    • 豫ICP备20001875号 | 豫公网安备 41130202000329号
    •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