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圣祠 医圣祠简介 历史沿革 所获荣誉 领导关怀

    • 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生平 张仲景主要事迹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对祖国医学的贡献 《伤寒杂病论》对后世的影响 《伤寒杂病论》传承 《伤寒杂病论》方药

    • 公益讲师团

    • 景区大观

    • 馆藏与展览 馆藏精华 精品文物展 伤寒学派展览 中医药标本展 医圣祠春秋展 张赞臣医史文物展 张仲景医药科技文化节回顾展 坐堂行医塑像展 大国中医策 大国诺奖路

    • 仲景智库

    • 仲景伤寒论

    • 仲景书院

    • 服务指南 开放信息 交通指南 服务设施 导览指南 联系我们

        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生平 张仲景主要事迹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对祖国医学的贡献 《伤寒杂病论》对后世的影响 《伤寒杂病论》传承 《伤寒杂病论》方药
        陈列展览
        馆藏精华 精品文物展 伤寒学派展览 张赞臣医史文物展 医圣祠春秋展 坐堂行医塑像展 中医药标本展 “张仲景医药科技文化节”回顾展 大国中医策 大国诺奖路
    • 张仲景主要事迹返回上一页
    • 襄阳访医

      张仲景年轻的时候,在医学上就有了名望。但他仍勤奋好学,四处查访名医,登门求教。这一年,张仲景一位好友,要出外做生意,临行时说:“我这次要出远门,你给我看看,日后有没有大症候!仲景抚了抚脉,说:“明年只怕你要长个搭背疮!”好友惊讶道:“哎呀!常听你说,疮怕有名,病怕无名,长个塔背疮,我眼看不见,手摸不着,怎么治呀?”张仲景说:“不要怕!我给你开个药单,到时候,服了这付药,把疮挪到屁股的软肉上好了。日后谁识得搭背疮,就叫谁医治。谁治好了,要给我来个信。”好友放心地走了。张仲景的好友到湖北做了一年生意。第二年在襄阳,一天突然觉得脊背上疼痛,忙照张仲景开的药单取付药吃了。不几日,疮真的从屁股上发了。他求遍襄阳的郎中,这个说是疖子,那个说是毒疮,都不识得,后来,同济药堂有个名医“王神仙”,他看后笑了笑,说:“这原是个搭背疮嘛!是谁把它挪到屁股上啦?”王神仙当下开了药方。吃了药,又贴了几张膏药,不多久,疮就好了,他随即给仲景写了封信。张仲景接到书信,十分高兴,立即准备盘费,打点好行装,步行奔襄阳而来。这天一清早,襄阳同济药堂的大门前,站着一位身背行李、手拿雨伞的年轻后生,他向管家的央求说:“我从河南来,生活没有着落,请贵店收留我当伙计吧!”王神仙闻声从药店走出来。他见后生年轻利落,就说:“好吧!我这里缺人,就收你当个炮制药材的伙计吧!”这个后生,就是张仲景。从此,张仲景就在同济药堂住下来。他聪明好学,药理纯熟,不但熟悉各种中草药的性能,而且炮制药材,干得又快又好,没几天,就被王神仙替换至药铺当司药。他管司药,又管看病,店里的人有个头疼发热,也来找他诊治,大伙都称赞他是二先生!王神仙看二先生确有两手哩,就让他做自己的帮手。王神仙抚脉看病,他抄药单;王神仙遇着疑难病症,抚了脉再叫他摸摸,好叫他明了病在哪里,怎样医治。张仲景把这些医理深深地记在心上,写在本子上,就这样度过了一年。这天,一个骑驴的老者,匆匆来到药店,说他儿子得了急症候,请上王神仙去了。约摸半个时辰,老者拿回个药方,来到药店取药。张仲景见药方内有毒药藤黄,知道病人肚内有虫,这味药是治虫的。但又见藤黄只开了五钱,就迟疑了一下,随后抓了药叫带走了。不一会,王神仙回来了。他下了驴,就要到后院歇息。张仲景忙走上前道:“先生慢走!病人很快还要来请的!”王神仙惊奇道:“病人好啦,还来做什么?”张仲景说“恕学生直言。藤黄能毒死人体内的虫,便要一两的量才行。先生只开五钱,只能把虫毒昏,等它返醒过来,会更凶恶。再用药也不灵了,只怕病人还有性命危险哩!”王神仙听了,正在半信半疑,忽然那老者跟头流水地跑来,呼叫道:“王先生!不得了啦!我儿疼得死去活来,你快去看看吧!”王神仙顿时慌了手脚,急得额上直冒冷汗,在店里左转右转不敢去。张仲景看了,笑着上前道:“先生,不管是吉是凶,学生冒昧,情愿替先生去一趟!”当下骑着毛驴走了。这时候,病人疼得在地上直打滚。张仲景一看就知道是虫在作怪。只见他不慌不忙,掏出三寸银针,叫病人脱掉衣服,看准穴位,捻动手指,照着虫的头部刺了进去。虫头被刺中,死命的挣扎。只听病人疼得哎哟一声,昏了过去。老者一看大惊失色。张仲景却呵呵笑着说:“别害怕,虫已经被刺死了!”说罢病人呻吟两声,醒了过来。张仲景又开付泻药,让病人吃下。顷刻,一根尺把长的大虫被排泄出来,病人完全好了。王神仙知道后,又惊又喜,问道:“先生,你到底是什么人?”张仲景说:“我姓张名机字仲景,到这里拜师学医来啦!”王神仙说:“哎哟哟,可不敢当!”立刻摆宴款待。后来张仲景回到南阳,两人还相互交往,成了医学上的好朋友。

      关于医圣祠 | 通知公告 | 名医导航 | 百草荟萃 | 南阳十大名师 | 传承经典 | 药膳食谱 | 科普教育 | 交通指南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张仲景博物院(www.yishengci.cn) 邮箱:yscwzs@163.com
    • 联系电话:0377—63139888 | 网管电话:17344774969 | 院址: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医圣祠街7号
    • 豫ICP备20001875号 | 豫公网安备 41130202000329号
    •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