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仲景对祖国医学的贡献返回上一页
-
首创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祖国医学独具的理论,而张仲景是这一理论体系的首创者。我国最早的古典医籍《内经》已经有了辨证论治思想,但还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因为辨证论治包括“辨证”与“论治”两大部分,必须体现理、法、方、药的一致性、连贯性、完整性。而《内经》显然还未达到,特别是论治部分更为欠缺。但在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已处处得到体现。从近年来在内蒙居延、甘肃武威和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医学简牍来看,这些稍早于张仲景的文物也未达到这一高度。所以说张仲景才能称得上是辨证论治的首创者。具体表现在如下两方面。
第一,《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系统阐述外感病辨证论治的专书。它在《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的基础上,对外感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防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创造性地提出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不仅对外感病,而且对临床各科均具有临床指导作用。
第二,八纲辨证是辨证论治的基本方法和主要内容之一,八纲辨证的创始人是张仲景。因为在《伤寒杂病论》中虽然找不到“八纲”这一具体的名称,但已经体现了八纲的具体内容和精神实质。在《伤寒论》各篇中,六经病证与八纲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全书所论所辨,均不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的圈子。《伤寒论》不但处处贯串着八纲的内容,而且辨证与论治运用的灵活自如,相互交错,相互渗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
此外,从《伤寒杂病论》中可以看到脏腑辨证的萌芽。《金匮要略》的第一篇就是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命名的。其他各篇有不少病证也是以脏腑学说作为辨证论治的说理工具。从《伤寒论》六经辨证的实际内容来看,太阳病(腑证)与膀胱有关,阳明病主要就是指胃肠的病变,少阳病与胆密切相关,太阴病即脾的虚寒证,少阴病指心肾的病变,厥阴病与心包、肝有某种联系。这些内容对后世脏腑辨证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肯定有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