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圣祠 医圣祠简介 历史沿革 所获荣誉 领导关怀

    • 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生平 张仲景主要事迹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对祖国医学的贡献 《伤寒杂病论》对后世的影响 《伤寒杂病论》传承 《伤寒杂病论》方药

    • 公益讲师团

    • 景区大观

    • 馆藏与展览 馆藏精华 精品文物展 伤寒学派展览 中医药标本展 医圣祠春秋展 张赞臣医史文物展 张仲景医药科技文化节回顾展 坐堂行医塑像展 大国中医策 大国诺奖路

    • 仲景智库

    • 仲景伤寒论

    • 仲景书院

    • 服务指南 开放信息 交通指南 服务设施 导览指南 联系我们

        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生平 张仲景主要事迹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对祖国医学的贡献 《伤寒杂病论》对后世的影响 《伤寒杂病论》传承 《伤寒杂病论》方药
        陈列展览
        馆藏精华 精品文物展 伤寒学派展览 张赞臣医史文物展 医圣祠春秋展 坐堂行医塑像展 中医药标本展 “张仲景医药科技文化节”回顾展 大国中医策 大国诺奖路
    • 张仲景对祖国医学的贡献返回上一页
    • 对其他临床各科的贡献

      《金匮要略》第十八篇“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是专论外科疾患的。第二十篇至二十二篇是专论妇人妊娠、产后和杂病的,这是我国最早的比较系统的妇产科文献。

      张仲景对针灸科也有一定的贡献。《伤寒杂病论》全书涉及或专论针灸的条文,在《伤寒论》中有35条,在《金匮要略》中有9条,总共44条。虽然篇幅不大,但有独到之处,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如现今用针刺疗法治疗细菌性痢疾,就不能认为与仲景“下利脓血”用针刺治疗的主张无关。

      此外,仲景对预防医学、护病学、营养学等也有所贡献。

      关于医圣祠 | 通知公告 | 名医导航 | 百草荟萃 | 南阳十大名师 | 传承经典 | 药膳食谱 | 科普教育 | 交通指南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张仲景博物院(www.yishengci.cn) 邮箱:yscwzs@163.com
    • 联系电话:0377—63139888 | 网管电话:17344774969 | 院址: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医圣祠街7号
    • 豫ICP备20001875号 | 豫公网安备 41130202000329号
    • 网站统计